肛裂是一种常见的肛门直肠疾病,它指的是肛管皮肤层裂伤后形成的小溃疡,方向与肛管纵轴平行,通常呈梭形或椭圆形,长度大约在0.5至1.0厘米之间。这种疾病往往伴随着剧烈的肛周疼痛,对患者的日常生活造成不小的困扰,以下是对肛裂的详细介绍:
一、肛裂的发病原因
肛裂的发病原因复杂多样,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:
长期便秘与大便干燥:这是肛裂最常见的诱因。长期便秘或大便干燥使得排便时肛管皮肤受到过度挤压和摩擦,从而引发肛裂。便秘和肛裂之间往往会形成恶性循环,肛裂患者因疼痛不敢排便,进一步加重便秘,而便秘又会使肛裂恶化。
姿势不当:长期久坐会影响局部血液循环,增加肛裂的风险。此外,一些人在上厕所时喜欢下蹲位看书或看报纸,延长了下蹲和排便时间,也容易诱发肛肠疾病导致肛裂。
腹泻:频繁排便使肛管敏感紧缩,即使正常稠度的粪便也可能导致损伤。肛管在慢性炎症的影响下,纤维组织增生,形成肛门梳硬结,妨碍括约肌松弛,使肛管更容易受损伤破裂。
感染:急性和慢性肛窦炎、肛乳头炎、内痔和息肉等疾病可能引发感染。致病菌通过肛腺口进入肛管皮下组织,形成脓肿,脓肿破溃后形成肛管溃疡,进而导致肛裂。此外,肛门不洁、肛门瘙痒症、肛瘘等感染性疾病也会增加肛裂的风险。
外伤:女性在分娩时用力过度可能撕裂肛管,裂口一旦受到感染,形成久不愈合的溃疡,即形成肛裂。此外,直肠异物、扩肛方法不当、肛门手术等也可能导致肛裂。
二、肛裂的症状表现
肛裂的症状多种多样,主要包括以下几点:
疼痛:肛裂最常见的症状是排便时或排便后出现剧烈的肛门疼痛,疼痛常持续数小时。疼痛可能会延伸到会阴部,甚至蔓延到腰部和下肢。
瘙痒:部分患者可能会感到肛门周围有瘙痒感,这是因为肛裂局部受刺激所导致的。
局部肿胀和烧灼感:肛裂在愈合过程中,局部可能会有轻微的肿胀和烧灼感,这是正常的愈合反应。
便秘:如上文所述,便秘既是肛裂的诱因之一,也是肛裂的后果之一。肛裂患者因肛门疼痛不愿排便,久而久之引起便秘,粪便更为干硬,便秘又可使肛裂加重,形成恶性循环。
便血:排便时常在粪便表面或便纸上见有少量新鲜血迹,或滴鲜血。大出血的情况较为少见。
三、肛裂的治疗方法
肛裂的治疗方法主要分为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两大类:
保守治疗:
一般治疗:遵医嘱使用解痉镇痛、润肠通便功效的药物进行治疗,比如内服麻仁滋脾丸、双氯芬酸钠双释放肠溶胶囊等。排便结束之后使用高锰酸钾溶液温水坐浴、行肛门口蒸汽浴治疗等。
扩肛治疗:先行局部浸润麻醉,然后逐渐用手指扩肛,以解除括约肌痉挛,扩大溃疡面,促进愈合。
手术治疗:
肛裂切除术:在消毒麻醉下将全部增生变硬的肛裂缘、前哨痔、肥大肛乳头、发炎的隐窝、深部不健康的组织全部切除,同时切断部分外括约肌皮下部或者内括约肌,开放伤口引流,促进愈合。
肛门内括约肌切断术:在肛门的一侧距离肛缘1~1.5厘米处做小切口,达到内括约肌的下缘,然后分离内括约肌至齿状线,剪断内括约肌并扩张至四指,彻底止血后进行切口缝合处理。如有肥大肛乳头、前哨痔等,需一并切除。
四、肛裂的预防措施
为了预防肛裂的发生或复发,可以采取以下措施:
改善饮食习惯:多吃膳食纤维丰富的食物,如新鲜的水果、蔬菜、粗粮等。避免辛辣刺激的食物和饮料,并戒酒。
改善生活习惯:戒烟,适量运动,避免长时间保持一个姿势,如久坐、久蹲、久站等。保持肛门局部清洁,养成排便后及时清洁肛门的卫生习惯。
舒缓情绪:避免紧张、焦虑等情绪诱发或加重便秘。
及时治疗直肠和肛门的疾病:如患有痔疮、直肠息肉、肛窦炎等肛门直肠疾病,应及时按照医生指导进行治疗,并定期复查,以降低肛裂发生的风险。
综上所述,肛裂是一种需要引起足够重视的肛门直肠疾病。了解其发病原因、症状表现、治疗方法和预防措施对于患者的康复至关重要。如有相关症状或疑虑,请及时就医并遵照医嘱进行治疗。